从昨天起,我省万余名考生开始填报志愿。尽管经历了两天高考,但对于考生来说,仍旧不能彻底放轻松。即日起,考生和家长们又将忙着填报志愿,如何依据自己的分数选报意中高校,这对考生可谓至关重要。
提醒篇
预科、军校限报某类考生需注意的是,预科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,省内预科只招收海东地区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、湟中县、湟源县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和六州所有少数民族考生。汉族考生不要填报民族预科志愿;军校一般只招收应届生,往届生不要选报。
回避身体受限专业。据介绍,高等学校录取新生时,考生身体健康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录取因素。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说,很多专业对身体要求很严格,如皮肤过敏,就不要填报化工类专业及药学、化学专业等;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不要填报学前教育、航海技术等专业,军队院校、公安院校还有专门的体检标准。高考体检表中对考生报考受限专业都有明确表述,考生要注意回避受限专业。否则,即使侥幸被录取,也难适应该专业的学习和工作,因身体原因被高校复查清退的学生每年都有。在此,省招办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,在填报志愿前,一定要详细、认真查看2007全国普通高校在青招生章程。(注:2007全国普通高校在青招生章程与2007全国普通高校在青招生简章不同。)
一、二、三志愿间要保持“梯度”。第一志愿投档时,各校同时阅档并决定录取与否,如果第一志愿录取满额,一般不会再录取二、三志愿考生。因此,第一志愿最为关键。省招办提醒考生:一、二、三志愿之间要从高到低,拉开档次,保持适当“梯度”,才能提高志愿的有效性。
省招办提醒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不要填报自己不打算上的学校,被填报高校录取后就应当如期到校报到。往年出现了一些考生依据所报志愿录取后却不到校入学报到的现象,这种行为客观上剥夺了他人的升学机会。
指导篇
◆体育院校各类专业报考有别
据了解,凡报考体育教育、警察体育、社会体育专业的考生,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体育术科的专业考试并合格,志愿填报在提前录取批次栏内。
◆艺术院校(或系科)音乐、美术不得兼报
◆省内高校全部网上录取
据介绍,今年我省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由省招委统一组织实施。录取程序是:高等学校和省招办按照“学校负责、招办监督”的要求实施新生录取工作。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、参加体检、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,是否录取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,高等学校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。
◆ 填好第一志愿是关键
在填报志愿时,考生应对报考学校的相关信息如章程、招考人数、学校批次等有详细的了解,同时深入了解一所大学的学科门类、优势所在、特色专业等信息。
在选择专业时,考生要考虑专业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。在成绩因素限制的前提下,尽可能多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、气质倾向、兴趣爱好。另一方面,社会上认为“热门”的专业和学校,报考人数也会相对较多,在填报这类学校和专业时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。
高考录取时,选好第一志愿学校特别重要,因为各个高校都是先录第一志愿,生源不足才会再录第二志愿,而一些生源较好的高校几乎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。
确定第一志愿学校,要把握住两点:一是目标要准确,尽量争取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;二是尽量选适合于自己的理想学校。重视第一志愿,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志愿可以随意填写。填报各个志愿,要注意摆好“同批志愿”梯度。考生在第一志愿为基调确定后,同批次中的其他志愿应拉开档位,第二志愿的学校一定要比第一志愿的学校有梯度,第三志愿的学校又要有所降低,以增加录取的概率,由高到低排列,重点与一般校、省内与省外院校、“冷”“热”院校相结合。
权威参考
1.高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?
此类考生填报志愿时,要充分利用同批志愿中可填学校的个数,避免选择面过窄;同批志愿学校之间及同一学校专业志愿之间梯度要合理;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冷热搭配,如果只填“热门”专业,很可能造成高分落榜,要将志愿有意识分散,选1至2所“保底”的学校。
2.中间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?
这一群体的考生人数最多,极易出现扎堆现象。对于分数在重点线之上但超出重点线分数不多的考生来讲,第一批的志愿最好填报较为冷门的重点院校,或者本地区的重点院校;对于分数在一般本科线和重点本科线之间的考生,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愿。这个分数段的考生,应当优先考虑专业。因为一般本科院校的实力往往相差不大,专业选得好,既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,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。
3.低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?
对于低分考生来讲,报考志愿的最高原则是避免落榜,因此,应当避开热门。一般来讲,农、林、水、地、矿、油类的院校及专业,分数相对比较低,可以作为报考的重点。低分考生填报志愿时,对于自己的分数达不到的批次,也要认真填写,不要轻易放弃。
4.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该怎样填报志愿?
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,有几个选择:报考军事类院校,可以不用交学费和生活费;报考部分师范院校和西部地区的院校,学习成本可能低点;部分艰苦行业的专业,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定向奖学金。
5 .复读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?
复读考生报考志愿的第一要素是要有学上,再去选择学校和专业,不可冒着落榜的风险盲目追求热门和名牌。
政策篇
为让考生准确把握政策填报志愿,省招办提醒考生注意以下相关政策。
今年考生填报志愿仍分两次进行。第一次填报志愿时间在全国统考之后、通知成绩之前,填报提前录取院校。第二次在高考成绩通知考生之后,填报本科一批、本科二批录取院校的志愿和本科三批志愿及各批专科院校志愿,预科班志愿随有关院校的相应批次填报。
我省按以下程序实施分批录取:
1.提前单独录取:军队(国防生、飞行员)、公安(警察)、司法院校的治安学、侦察学等专业,航海类专业、体育、艺术院校或专业,中国青年政治学院、国际关系学院、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和其他经我省批准的院校;
2.本科第一批:“211”工程院校和经我省批准列入第一批录取的院校;
3.本科第二批:一般本科院校(专业);
4.本科第三批:独立学院、民办学院、对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办学院校的本科;
5.省内少数民族预科:省内院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班(招收六州少数民族考生、海东六县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、湟中县、湟源县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,预科一年后根据学习成绩优劣,再分到本、专科层次和专业);
6.专科第一批:本科院校的专科班、独立设置的高等专科及经我省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;
7.专科第二批:高职院校、本科院校设置的二级职业学院的专科、“老高职”及五年制直升班。
需注意的是,定向就业招生随各批第一志愿同时录取,高等学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的录取工作随本校的本、专科同批进行。
填报志愿细则
按规定,考生每批可按顺序填写两个学校志愿和四个平行志愿。专业志愿之后须填写是否同意调剂专业或系(科),不填视为不同意调剂。民族预科志愿填报在每批单独设定的位置,每批可填报一所招收民族预科班的学校志愿。
定向就业专业必须填报在各批第一志愿中,填在其他志愿中无效。
提前批、本科一批及复征志愿均设置调剂学校志愿栏,考生须填写如所报志愿不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到其他院校,不填视为不同意调剂。
【时间安排】
第一批本科录取:7月15日至17日
公布录取信息:7月17日22:30分前
填报复征志愿:7月18日
采集确认志愿:7月19日15:00以前
上报志愿信息:7月20日15:00以前
复征志愿录取:7月21日至22日